56个民族“最美乡村教师”齐聚一堂
第十届“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表彰大会,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乡村教师受到表彰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陈玲 马慧洁 实习生冯丹丹 程家琪 通讯员易建新 刘泽覃)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是教师,而那些在全国各个地区,为本民族教育事业默默做出贡献的乡村教师更值得尊敬。今年是“华夏千秋教育基金”成立十周年,14日下午,第十届“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在北戴河举行颁奖仪式,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的59位“最美乡村教师”获奖。
首次为乡村教师设立民间专项基金
“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的建立,来源于10年前震惊中外的汶川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导致10多万平方公里地面受灾,7万多人在地震中罹难。
地震发生时,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双臂护住了身下的4名学生。孩子们得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有感于谭千秋老师的义举,慈善家刘会兴首捐30万元,联合武汉晚报、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成立“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用于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并于2009年起开始每年面向全国评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最美乡村教师”,进行奖励和帮扶。
“华夏千秋教育基金”也因此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由爱心企业家、主流媒体、主流基金会联合打造,并专门褒奖优秀乡村教师的民间专项基金。
十年来,“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已募集善款700多万元。截至今年8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评选已覆盖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区,已覆盖所有少数民族地区,已有逾200名教师受到表彰。
今年2月,武汉晚报启动华夏千秋教育基金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派遣五路记者分赴祖国的川新、滇桂、陕甘宁、闽浙皖,以及湖北省内的恩施、潜江、广水等地,回访华夏千秋教育基金曾表彰过的“最美乡村教师”,进行捐资助学,将一份份真挚、滚烫的爱心传递到祖国的雪域高原、塞外边陲、大江南北。
56个民族乡村教师齐聚一堂
有感于10年来获奖教师们的感人事迹,也因为在回访过程中,工作人员看到,在祖国的各个地区,每个不同民族都有坚守岗位教书育人的乡村教师,今年正是“华夏千秋教育基金”成立10周年,3月底,武汉晚报扶助行动、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共同启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暨第十届“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评选活动,把评选对象扩展到了全国56个民族的所有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
经过近4个月的寻找和层层评选,59位教师获得第十届“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他们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涵盖了所有56个民族。
来自全国最边远乡村小学的佤族教师岩生,辗转几天才到达会场;有来自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西藏的珞巴族教师尼玛;有身兼乡村教师、教育局副局长和公益人多重身份的土家族“妈妈老师”宋芳蓉;也有坚守黑龙江贫困地区27年,和7位教师一起,仅仅只教6个学生的微型小学赫哲族教师付新华……老师们被邀至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戴河,每人获颁荣誉证书和5000元奖金,他们所在的学校也会得到基金的帮扶。
颁奖仪式现场,59位教师每人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充满自豪地说着一句共同的话:“我是最美乡村教师,我为中国梦做贡献。”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每一位坚守本职岗位默默贡献的乡村教师都值得赞颂,“华夏千秋教育基金”今后也将继续对更多的“最美乡村教师”进行表彰,共同振兴各个民族的教育事业。
链接>>>
历时4个月 “最美乡村教师”全来了
和前9届相比,今年的 “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评选活动涉及范围最广,奖励的教师人数最多,将所有民族的乡村教师全部纳入评选,是第十届“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园丁奖”的一个创举。
对很多人来说,有些少数民族的名字也许根本没听过,这些老师又是如何入选的?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易建新向记者介绍了评选过程。
按照流程,活动启动后,除了向全社会征集,由读者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最美乡村教师”之外,还邀请全国多地团委、教育部门、新闻单位参与推荐,然后经过华夏千秋教育基金评选委员会认真遴选,确定出最终的名单。
一些信息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即使是由当地的团委和教育部门共同寻找,也困难重重。比如只有3000多人口的珞巴族,想找一位教师,又是扎根于贫困地区,几乎是找遍了几个省市自治区;来自甘肃省的保安族教师马晓明,最初是武汉市青基会向甘肃省青基会咨询,确定了保安族几千人口的居住范围在张掖市,但难以找到最佳教师人选,后来又经过张掖市青基会、团委和教育部门的多方合力,马晓明才终于顺利入选,前后用了半个月时间。
为了慰劳老师们的辛苦,入选后,他们都被邀请到北戴河疗养。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到北戴河,多次转乘,路程遥远。
易建新说,为了保证老师们行程顺利,工作人员要和每一位老师电话联系,为他们制定最好的出行计划,有时候半夜还在接听老师们的咨询电话。“老师们用不熟的汉语咨询,包括搭乘的车次、时间,如何通过网络订票等都要说得非常清楚。”工作人员还建立了微信群,随时解答疑问。
来自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吊罗山中心小学响土教学点的黎族小学老师黄有英,路上遭遇飞机返航、火车晚点等各种情况,辗转整整4天才到会场。
“有的老师从家乡来这里,来回一个多星期,很不容易。”易建新说,直到每位老师顺利到家,评选活动才能算完美落幕。
扎根乡村默默奉献 为孩子也是为民族他们不仅是老师还是“家长”
赫哲族教师付新华:
我的班上只有两个孩子
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的这所中心学校,可能是当地师生人数最少的一所小学:6个学生,8名老师。因为居住人口的减少和周边其他学校的兴建,为了保证附近孩子能够入学,这所学校依然保留着。
学生虽少,从校长到一线教学的老师,每个人各项工作并不怠慢:每周,这所学校依然会举行升旗仪式;每天,从早上7时50分到下午3时,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所有课程全部开齐,五年级的4名学生还有英语课。
有27年教龄的付新华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看着学校的生源逐渐减少。现在,她是一年级仅有的2名学生的班主任。“我教语文、数学,还教全校6名学生赫哲族语言。”付新华说。
付新华的两个学生都是父母离异的乡村留守儿童,跟着家里的老人生活。一个孩子智力迟缓,另外一个特别好动。去年9月,两个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付新华到他们家里进行入学前的家访。“好动的那个孩子的奶奶觉得乡里的学校环境差,教不好,坚持去了县里上学。”两个多月后,孩子适应不了县城里的住读生活,还是转到了付新华的班上。
明亮的教室里,一左一右坐了两个孩子,学校8位职工犯了难:之前所有老师只教一个人,教学进度按照预期进行,现在回来的这个孩子虽然聪明,但学习基础反而不如另外一个。怎么教?最后老师们一致决定,轮流给他补课。
“两个人的作业,当堂就能完成,有什么疑难,可以直接面对面的解决。”一学期补课下来,孩子进步飞快,付新华和其他老
门巴族教师扎西措姆:
每天接送14个孩子上学
一只手拦住身前的人群和车辆,另外一只手紧紧抓住身后的孩子,眼睛随时关注任何一点动静,孩子的后面还跟着13个更小的同学。这样“老母鸡护小鸡”的回家方式,来自门巴族的女老师扎西措姆风雨无阻地走了一年多。
扎西措姆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曲阜木乡洞噶幼儿园的一名普通老师,去年,她工作了近10年的小学和其他学校合并,她成为这所新设立幼儿园的老师,幼儿园只有两个员工,还有一位是园长。
这所幼儿园接纳了周边农民家庭的28个孩子,14个住读,14个走读,家长们几乎都是务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扎西措姆和校长轮流陪吃陪住,白天接送上下学,晚上同睡。
“晚上和住读的孩子们一起睡,给她们穿脱衣服,盖被子,一般12点后才能闭上眼。不辛苦!”扎西措姆老师脸晒得黝黑,不善言语,笑起来腼腆淳朴。住校陪学生住读期间,她3岁大的宝宝由自己的妈妈照顾,实在想宝宝时,就赶在幼儿园学生入睡前,通过手机视频把宝宝先哄睡。
扎西措姆说,接送孩子上学的路程并不远,到了哪家门口,懂事的孩子们会很自然地跑回家,顺利时只用20几分钟,但最大的困难来自路上的泥泞。“我们那里都是泥巴路,下雨下雪,孩子们东倒西歪,高高低低,寸步难行。”
现在,扎西措姆最大的心愿是家门口能开通一条让孩子们最容易回家的路。
珞巴族教师尼玛:
希望把珞巴族语言传承下去
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少的珞巴族,目前中国境内仅有3000多人,因此,此次获得“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的珞巴族教师尼玛穿着民族服装一露面,就收获了包括其他民族老师们一致的热捧,争着和他合影。
尼玛老师的服装很抢眼:类似于汉族长袍套着一件披风样式的毛制坎肩,头上戴着帽子,腰带和肩带上还装饰着漂亮的海贝。
“我们珞巴族人,不管男女都很爱美。”谈起本民族文化,尼玛老师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他说,他头上这顶帽子有10多年历史了,现在已是买不到的珍贵宝贝,只有特别重要的场合才穿戴。
2014年,本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教初中的尼玛老师,放弃了相对优厚的待遇,主动申请回到家乡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工作,担任藏语和珞巴语老师,他也因此成为珞巴族中首位记录本民族语言的人。
“我是珞巴族人,作为人口最少的民族,看到会说珞巴语的人越来越少,20年后,也许就会消亡,就觉得可惜。”周围居住的1600多位珞巴族同胞中,有些老人还会说珞巴语,抱着挽救民族语言的想法,尼玛老师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不间断地去周边乡村和牧区走访这些老人,录下老人们说的话,用自学的国际音标记下来,回到学校后,再口口相传地教给自己的学生。
三年多来,尼玛老师已经基本把自己没有掌握的2000多个珞巴语词汇全部记录完成,“除了少数特别生僻的植物名称,珞巴语的抢救至少完成了一部分。”
羌族教师夏西亮:
带领薄弱中学跃升全市前三名
贵州省石阡县是当地一个人口较多的地区,40多万居住人口中,一共有230多所初中学校,学生人数2万多人。
“以前,我们县初中生的成绩中等偏下,在所属的铜仁市排不上名次。”来自贵州省石阡县文博中学的羌族老师夏西亮,说起14年前的情况,记忆犹新。
夏西亮的高中老师李文达一直想为石阡县的教育做点实事。2004年,李文达自筹资金,建成了私立学校文博中学,夏西亮随即跟随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担任语文教师。
建校第一年,学校只招了200余名学生,和其他公办学校相比,不仅生源少,学生的基础也非常薄弱。“家长们普遍管不住孩子,经常半夜还给老师们打电话,让我们在电话里批评他们的子女。”
最难忘的是一天半夜一点半,已经睡熟的夏西亮突然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说自己的儿子不见了。原来,这位单亲妈妈很少和孩子沟通,当天晚上儿子偷偷溜出去上网,妈妈自己看电视没发现,直到半夜才慌了神。夏西亮立刻到学校汇报,叫醒了十多位老师,在全县所有网吧里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
“三个多小时后,我们发现孩子在一家网吧里,正聚精会神地玩游戏,大家才放心了。”此后,这个孩子几乎是备受呵护地读完了初中三年,还顺利地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虽然是进的普通班,但家长特别感激,说我们改变了孩子的命运。”夏西亮说,这件事让老师们看到了方向,大家对学生也更有信心了。
经过14年的努力,现在,文博中学的生源已经达到了3000多名
本次获奖的59位最美乡村教师中,每一位身上都有让人感动的故事,每一位都是坚守岗位,默默奉献青春的教育人。他们是孩子们的另一位家长;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教育贫困地区的希望;也是一个民族的传承者。长江日报记者从59位教师里找出几位特别的乡村教师,分享他们的辛勤耕耘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陈玲 马慧洁 实习生程家琪 冯丹丹 通讯员易建新 刘泽覃
本版图片: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摄